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规划是图书馆发展的一种规划性文件,目的是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提供政策框架;同时也是图书馆发展的一种规范性文件,用以保证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连续性和一致性,最终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为学院发展的整体目标服务。
一、 前言
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,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,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,其发展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。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图书馆(以下简称学院图书馆)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以体育学科为重点,逐步形成以体育专业文献为特色的馆藏文献体系。学院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图书51.8万册;引进同方知网5个数字资源库;建有超星电子图书、中华武术数字资源库2个镜像站,拥有电子图书24.5万种,武术视频资源2346条;共享、免费资源包括SALIS体育信息资源保障系统、CALIS外文期刊网、CASHL文献传递网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等。
学院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应以服务学院发展战略为首要任务,以学院申办、创建独立本科体育院校的总目标为指引,持续进行专业化、规范化、系统化建设,最终形成体育特色鲜明、学科保障有力、人文底蕴深厚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。
二、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建设目标
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是:
(一)以学院发展战略为指引,确保文献信息资源的数量、质量等均完全符合创建独立本科体育院校的要求。
(二)以服务学院教学、科研为重点,建设基本满足学院各学科文献需求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。
(三)以服务学院特色发展为目标,建设优质、充裕、合理、适用的体育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,打造河南体育文献信息资源中心。
三、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基本原则
(一)以学院的发展方向、目标、价值和重点为归宿。
(二)保持文献资源建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。
(三)保持和加强体育特色信息资源建设。
(四)文献资源建设要根据学科专业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。
(五)生均藏书量和生均进书量要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(本科体育院校要求年进书量3册)。图书资料(含电子类图书)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,利用率高。
(六)文献采选的质量标准:文献资源的专业性、学术性、创造性、作者或者编辑者的权威性、资料价值等综合因素作为文献质量的评价标准。
(七)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,纸质文献尽量减少复本量。
(八)注意电子文献和纸质文献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发展。
(九)尊重知识产权,杜绝盗版文献的收藏。
四、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级别划分
(一)特色收藏:对武术文献信息资源,特别是中原武术文献信息资源要尽可能全品种收藏,形成完整的特色馆藏。
(二)研究级收藏:体育领域的主要科研专著、研究报告、科学实验结果等各类学习、研究所需文献尽可能全面收藏,为体育学科研究提供有力保障。
(三)学习级收藏:满足学院开设专业的基本文献需求。
(四)基础级收藏:满足读者对学院开设专业以外的社科文献需求及人文素养提升需求。
(五)少量收藏:满足读者对学院开设专业以外的数学、物理等自然科学类文献的需求。
五、纸质图书采选方式
纸质图书目前仍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纸质图书文献采选方式如下。
(一)购买:购买是国内外纸质图书的主要采选方式。
纸质图书文献采选信息来源:1.读者荐购;2.出版商、发行商提供的书目信息;3.其他渠道:各购书网站新书排行榜,各高校借阅排行榜、新书与好书推荐。
纸质图书购买方式:1.书目订购:依据所收集采选信息,形成拟购书目清单,提交图书供货商订购。2.现场采购:以读者需求为主要依据,对任务紧、针对性强、时效性强、利用率高、急需的图书,到书店、书展现场直接选购。
(二)征集或接受馈赠:本馆接受本校教师和社会人士的文献捐赠。图书馆向捐赠者出具收藏证明或感谢函。捐赠文献一经接受,其产权即归学院图书馆所有。
做好捐献文献的复选工作,对于符合馆藏要求的图书,及时进行加工、编目、入库。对于不符合收藏标准的捐赠图书,图书馆将以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置。
(三)文献复制:为了教学的“合理使用”需要,可以通过复制方式保存本馆缺藏文献。对于通过其他采选方式不能获得的文献,可采用复制的方法代替文献原件入藏。
六、经费分配和控制
(一)经费来源:主要是校拨事业经费。图书馆要积极争取经费,保证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符合国家标准。
(二)经费分配:1.数字资源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是大势所趋。在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的经费分配上,数字资源比重应占到一半以上;2.纸质图书采购中,文学类(I)、艺术类(J)、传记类(K)所占比重之和不应超过40%。
(三)经费控制: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,合理使用文献采购经费,优化收藏质量。
1.对于中文书刊,采购人员根据教学科研需要,在充分调查基础上,提出采购意见,拟定采购方案。
2.特种文献和高价文献(每册300元以上及成套图书1000元以上)及外文原版文献的购买需由馆长亲自审核。
3.书目清单必须经过审核,方可实施预订处理。